亲!大二学长给你简单介绍下传媒 第一贴

楼主

zhfang101 [离线]

1★☆☆☆☆

发帖数:585 积分:1820
21楼

我没觉得理学类的多……图书馆藏 书最多的是地下书库,里面什么 书都有,地下书库是传媒的防空 洞……图书馆分裙楼和主楼,地下 防空洞。裙楼是自修室和展厅, 沙发,还有鱼缸。一共两层。主 楼9层,一层是电子阅览室,网速 和环境超赞的;二楼是报刊阅览 室,报纸杂志很全。三楼是文学 、艺术、教育学书库;四楼是浙江省最大的音像资料中心,不过光盘不外借,还有信息共享空间,要预约的,很先进;五楼是过刊阅览室,都是旧杂志报纸;六楼是历史、地理、计算机、外文书库;七楼是哲学□□学经济学军事学心理学书库 ;八楼有特藏书库,里面有影印版《四库全书》,民国报纸,还有很多珍贵的书,里面有一位负责导读的老师……八楼其他区域主要用于办公,《浙江传媒学院学报》编辑部和很多研究所就在那里;九楼是校史馆与美术馆。



发表于 2017/8/6 20:26:00

张晓缨 [离线]

2★★☆☆☆

发帖数:814 积分:2514
22楼

图书馆开放时间:地下书库暂时因为缺人不一定开放,去里面借书早找老师;电子阅览室8点到21点开放;报刊阅览室也一样,不过20点30就关门了;三楼,六楼书库8点到20点30。四楼、五楼、七楼因为人少还是啥原因下午16点就关门了;八楼不太清楚,因为不常去



发表于 2017/8/6 22:19:35

concordya [离线]

2★★☆☆☆

发帖数:801 积分:2480
23楼

楼主~广播电视新闻学 要全省多少名才能说稳进?



发表于 2017/8/7 0:24:57

甜猫包袋 [离线]

2★★☆☆☆

发帖数:799 积分:2468
24楼

学长,我想请问音乐学院在下沙校区吗



发表于 2017/8/7 2:18:18

erdos [离线]

1★☆☆☆☆

发帖数:579 积分:1802
25楼

桐乡校区简介

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是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由桐乡市负责投资建设,浙江传媒学院负责办学的学校直属二级办学单位,系省属公办性质,办学形式为普通全日制教育,办学经费纳入省级财政预算。校区坐落于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书法之乡---桐乡市,选址位于梧桐街道庆北西区(文教区),第一期校区占地面积50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规划在校生规模5000人,校区于2010年10月
12 日全面动工,于2011年5月份竣工,2011年秋季投入使用,一期土建总投资达5.68亿元。

桐乡校区设有文化创意学院、文学院、管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和音乐学院等5个二级学院,开设了文学、艺术设计、摄影、会展、公共关系、文化创意、文化产业管理等19
个本专科专业及专业方向,并将创造条件积极拓展与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同时开展继续教育、成人教育与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桐乡校区将依托长三角地区、浙江省和桐乡市的产业优势和地域文化特点,通过对浙江传媒学院相关专业的优化组合,以文化创意为核心,构建特色专业群,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桐乡校区将在学校现有的管理模式之下,积极探索新的管理体制机制,实施以条块结合和扁平化管理为特征的管理运行体制来提升校区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

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的建成,将进一步增强传媒学院的办学实力、社会服务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强化办学特色,丰富办学层次,拓宽办学门类,更好地提升浙江传媒学院为全国广电系统和传媒单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我省、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特别是文化创意和艺术设计类人才的迫切需要,更好地适应文化产业、创意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培养和输送与地方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紧密关联的应用性人才,更好地促进我省国际交流、对外教育合作以及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将进一步助推长三角地区经济的转型升级,提升区域内城市的品位和文化内涵。

学校将秉承“敬业、博学、求真、创新”的校训,深化改革,锐意进取,以文化建设为主导,以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为己任,朝着建设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多科性本科院校的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发表于 2017/8/7 3:55:43

melody [离线]

1★☆☆☆☆

发帖数:516 积分:1613
26楼

桐乡市简介

桐乡市总面积为727平方公里,下辖9个镇、3个街道,177个行政村,现有户籍人口67.1万,登记外来人口近32万,先后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省级文明城市、省级生态市等荣誉称号,“菊乡、古镇、市场、名人”成为桐乡的四张城市名片。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9.1亿元,财政总收入5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8.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9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419元。

文化底蕴深厚。桐乡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百花地面、文化之邦”的美誉,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运河文化、古镇文化交相辉映,石门罗家角遗址距今已有7000多年历史,新地里良渚文化遗址是目前已知的全国良渚文化时期最大的部族墓葬群。桐乡是中国民间艺术(漫画)之乡、“书法之乡”,自古以来名人辈出,涌现出了赵汝愚、张履祥、吕留良、茅盾、丰子恺、金仲华、钱君陶、徐肖冰、茅威涛等一大批文化名人和大师巨匠。

产业特色明显。扎实推进大平台建设,着力打造经济开发区、濮院针织产业园区、崇福经济区、高桥新区、临杭经济区和乌镇国际旅游区、石门湾现代生态农业综合示范区“5+2”产业平台,全市生产力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经过多年的扶优扶强,桐乡形成了化学纤维、纺织服装、皮草皮革、建筑材料等特色优势产业和新特材料、机械制造、光电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拥有六大国家级产业名镇,即中国羊毛衫名镇—濮院、中国化纤名镇—洲泉、中国家纺布艺名镇—大麻、中国皮草名镇—崇福、中国植绒名镇—屠甸和中国绢纺名镇—河山,桐昆化纤、巨石玻纤、天女稀土永磁、京马电机、健民过滤材料、双箭橡胶、新澳纺织等成为全国同行业“单打冠军”,2010年全市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957.1亿元。桐乡是中国十大市场强县(市)之一,拥有商品交易市场52个、年成交额超亿元市场12个。旅游业发展迅猛,乌镇景区创建成为5A级景区,2010年全市共接待游客908.2万人次,获得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和省级旅游强市称号。

城乡加速融合。中心城区拉出了60平方公里的框架,形成了“三纵三横两环”的道路主框架,建成区面积达到33平方公里,功能不断完善,基本形成“一主三副”(市域中心、三个区域副中心)的发展格局。桐乡是全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县(市),目前“两新”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形成了“12+68”的镇村集聚布局,33个城乡一体新社区示范点形象初显,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全市形成了“半小时公路交通圈”,公交车、自来水通村率和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行政村覆盖面均达到100%。

社会和谐稳定。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将于今年9月按计划招生开学,一批中小学校舍和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相继建成,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100%。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面推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达19.1万人,10.9万名60周岁以上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按月领取养老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2010年农村居民参保率达97.1%。全市共拥有私人汽车5.6万辆,每百户拥有30.5辆。同时,科技、文化、民政等工作全面加强,“平安桐乡”获得“五连冠”,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发表于 2017/8/7 5:28:48

Aurora [离线]

1★☆☆☆☆

发帖数:543 积分:1694
27楼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简介
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86年的新闻系,当时设有广播电视新闻和播音两个专业。1992年增设影视广告专业,2001年增设网络新闻专业。2001年播音专业、影视广告专业分别独立成播音系、广告系。2002年与浙江工业大学合作培养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生,2003年开始自主招收本科生。2007
年,与文学系合并成立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至2008年,拥有4个新闻传播类本科专业,分别是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新闻学、媒体创意,1个专科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1个专科升本科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2010年,学院更名为新闻与传播学院,文学专业、媒体创意专业划归新建的文学院、文化创意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目前拥有教职工43人,其中专职教师30人,正高职称8人,副高职称1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人,硕士学位18人,在读博士3人。校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校级青年骨干教师4人。学院还拥有21名特聘教授,他们都是知名学者和业界泰斗,定期来校传播最新业界发展动态,指导师生教学、科研、实践。
新闻与传播学院下设新闻系、编辑系2个系,开设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学、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升本)、新闻采编与制作等专业。目前学生总数892名。
学院现有1个浙江省重点学科——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1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2007-2010年,本学科获批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3项国家广电总局项目,14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总经费数超过100万。发表论文总数193篇,出版著作27部。2008年10月成功举办《媒介创新与文化场域嬗变》国际学术会议,2009年6月与浙江大学合办“国际前沿传播学理论与研究方法”高级研修班。
学院拥有新闻综合实验室、新媒体实验室、数字采编与出版实验室等3个专有实验室,浙江第一门户网站——“浙江在线”与我院合作建立了“互动新传媒实验室”。2010年,获批中央财政资助项目“全媒体新闻采编与发布教学实验平台”立项。
目前,我院与浙江省广播电视集团、嘉兴广播电视集团、浙江在线、华数在线、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等开展多方位合作,师生研究、实践拥有了高层次平台。学院长期为县市级媒体提供业务指导,承担高校服务社会的责任。
学院依托广电行业,跟踪媒体前沿,为日新月异的传媒业输送优秀的传媒专业创新人才。


发表于 2017/8/7 7:41:08
返回本版
1
2
3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